仁济学院官网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一周看时事】传承劳动精神,共创美好未来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4日 18:00 流览量:次 作者: 分享到:

传承劳动精神 共创美好未来

2025514日晚六点三十分,党建服务与人才培训中心分别于茶山校区和滨海校区开展了以传承劳动精神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一周看时事活动。主讲人从“解码劳动精神的文化基因”“让劳动精神照进现实”“以劳动之力臂画未来”“奏响新时代劳动强音”“劳动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聚焦当代新青年的劳动发展历程”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得讲述。

微信图片_20250514215855

第一部分主讲人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儿女胼手胝足创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路,是团结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新时代创造的新伟业,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些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优良传统,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的奋斗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硕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勇毅前行点燃了精神火炬。

微信图片_20250514220009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主讲人分别通过两段关于基层劳动者的视频告诉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劳动精神更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资深专家,只有秉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信念,才能在变革中站稳脚跟。数据显示,拥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其创新成果是普通工人的3-5倍;而具备劳模精神的管理者,更能凝聚团队力量,引领企业突破瓶颈。可以说,劳动精神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个人成长的“金钥匙”,帮助我们在时代浪潮中找准方向、破浪前行。

微信图片_20250514220057

第四部分主讲人讲述了各大高校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到各个学院(中心)形成联动,将“三全育人”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开展好劳动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坚持“典型示范+全面覆盖”,打造可持续的劳动教育平台。积极树立劳动教育的典型,以典型来牵引良性举措深入到各个单元,由点及面提升劳动教育效果。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一,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大学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重要精神动力。

微信图片_20250514220245

第五部分主讲人强调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需要以劳动精神为锚,在短期挑战与长期目标间保持战略定力。短期来看,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岗位上稳生产、保就业;长期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科技自立自强等目标,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劳动的可持续。一方面,要培养“绿色劳动”理念,在生产中推行低碳技术、循环经济,让劳动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适应产业升级需求,避免“人口红利”变“人口压力”。

微信图片_20250514220339

最后主讲人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四个方面让在座同志明白: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立德修身的重要途径。当他们在劳动中学会尊重他人、体谅疾苦,就能树立起“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价值观念,这正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神底色。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劳动精神。它是破解“躺平”“内卷”的解药,是抵御浮躁、回归本真的罗盘,是连接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的桥梁。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要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劳模精神,在创新实践中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球视野中展现劳动担当。让我们以劳动为舟,渡越时代之河;以精神为帆,驶向美好未来。相信在千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华章,让劳动精神在历史的星空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