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学院官网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学习园地 > 正文
【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2日 18:00 流览量:次 作者: 分享到: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

202559日晚,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在滨海校区2103教室成功举办了第五次高峰论坛。此次论坛围绕伟大建党精神展开深入探讨,洪靖雯讲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百年征程,从嘉兴南湖红船的星星之火到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精神灯塔,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引发强烈反响。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短短32字,凝结了百年前革命先驱们的热血与理想。

李大钊在狱中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夏明翰就义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诗句,以及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描绘的美好愿景等事迹被一一提及,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正是因为心中有真理的光芒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这些革命先辈放弃优渥生活,选择了布满荆棘的救国之路。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根目录”。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精神一脉相承。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入党申请书令人印象深刻,寥寥数语,尽显对党的忠诚与对国家的热爱。还有“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用一生的奋斗诠释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深刻内涵。这些精神如同接力棒,从革命年代传递到建设时期,再到新时代,始终熠熠生辉。

或许新时代青年不必立刻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学习中,秉持“坚持真理”的态度追求知识,不浮躁、不盲从;在集体中,以“不负人民”的情怀关心同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面对困难时,凭借“英勇斗争”的勇气挑战自我,不轻易言弃。就像黄文秀放弃城市工作回到家乡,用青春和生命诠释担当,新时代青年也应在日常积累中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浪潮。

伟大建党精神并非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融入新时代青年血脉的基因密码。作为00后的一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更应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让伟大建党精神这束火炬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此次高峰论坛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激励着同志们在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