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学院
党建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党建要闻 > 正文
追寻浙南红色足迹∣走进永嘉,红十三军寻根之旅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5日 14:47 流览量:次 作者:文|陈国宾 分享到:

欣逢中共建党百年华诞,为缅怀先烈先辈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1年5月9日,医学二系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部分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在叶淑一老师的带领下于温州市永嘉县“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开展“追寻浙南红色足迹,重温中共百年党史”主题教育活动。



到达目的地后,讲解老师首先带领我们前往中国工农红十三军纪念碑广场。根据讲解,我们了解到纪念碑下面共有60步台阶并分为两层,第一层有49阶代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第二层有11阶代表红十三军长达11年的斗争。



随后,全体同志站在纪念碑下进行一分钟的默哀,然后进行三鞠躬共同悼念革命先烈的英灵,随后我们依次按照顺时针顺序绕碑一周,参观中国工农红十三军纪念碑。讲解老师的深情讲解让我们十分动容。革命先辈为完成新中国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英勇作战的种种壮举,必定会激励后人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



在纪念碑广场上,由陈歆钰同志领誓,全体同志庄严地宣读入党誓词。接下来,讲解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重温那段红色历史,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全体同志参观了胡公冕军长的卧室、第十三军的会议室以及政治部主任陈文杰的卧室,感受到了红军在恶劣且艰苦的环境中举步维艰却永不放弃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句话也深深的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看着那些已经生锈的土枪土炮,全体同志都被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事迹所感动和震撼,深刻体会到革命斗争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的信念。



而后,我们随讲解老师进入红十三军纪念馆,并认真学习了红十三军在浙南地区的光辉历史。我们也深入学习了红十三军组建的历史背景、建立、战斗历程、反围剿斗争和策略转移、红军精神的薪火传承等六个部分展厅内容,并参观展厅内的图片、文物资料以及馆内陈列的红十三军的历史资料。

通过虚拟平台,医学二系党支部同志运用VR技术感受革命抗战时动荡局面,切身感受战争年代民不聊生、武装暴动风起云涌的场景;观看动画模拟视频,更加直观地了解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红十三军筚路蓝缕的斗争经历。同志们通过聆听红十三军在敌人残酷“围剿”和白色恐怖中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斗争故事,了解了红十三军陈文杰、金贯真、胡公冕等革命先辈英雄事迹,同时也对先辈们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参观完“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后,叶淑一老师带领同志们来到永嘉县岩头镇丽水街道宗祠景区。在丽水街宗祠的戏台旁,同志们进行了党史答题活动 ,通过紧张刺激的答题角逐 ,不仅活跃了气氛,也让大家更加了解了红十三军的历史。在参观完宗祠内部的建筑物后,同志们对永嘉、楠溪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明白了红十三军为何会诞生在永嘉,诞生在楠溪江畔。



随后,工作人员登上戏台开始唱戏,同志们在戏曲声中了解了红十三军的历史和作战中惊心动魄的故事。最后,他们参观了乘风亭、接官亭、丽水古桥等景点,感受到了丽水街的古色古香和悠游自然。



当日下午两点,医学二系第一党支部的“红色之旅”主题活动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也切实地、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精神之伟力。

 

地方党史小贴士

1.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在五尺乡五尺村五下村隔岸降山头山东麓,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悬山顶。1930年5月,浙南红军游击队正式组建为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军部即设于此,并以附近山区为根据地。 红军所到之处,宣传十大政纲,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教育和发动人民群众,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土地革命战争,并为后来红军挺进师的活动和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永嘉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策源地。 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永嘉县上塘镇屿山公园。纪念馆建于1993年,为坐西朝东、钢筋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纪念馆前是花岗岩石铺设的可容纳千余人的广场,广场南侧沿着围墙是一条碑廊,东侧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15.5米、宽3米、底厚7.4米、顶厚3米。碑体以蟹青色磨光花岗岩石贴面,碑体正面中间黑色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永嘉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方刻记全县586名革命烈士英名,背面镌刻着纪念碑碑记。

3.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旧址

永嘉县溪下乡黄皮村地处永嘉、仙居两县边境,原属仙居县金竹乡黄皮村,1948年划归永嘉县溪下乡管辖,是温(州)、台(州)、金(华)3个地区接壤的三角地带,易守难攻,且具备群众基础,是理想的红军后方基地。1929年11月19日,中共永嘉中心县委领导-农民在此成立浙南革命委员会与浙南红军游击队,该村一批贫苦农民踊跃入伍。翌年2月3日,浙南红军游击队在该村革命群众的支持下,打败了仙居十八地反动民团。3月初,中共中央军委派胡公冕到浙南领导武装斗争。3月9日,红军游击队在该村广福禅寺中大殿召开大会,400多名红军战士参加会议。大会宣布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由胡公冕任总指挥,刘蜚雄任参谋长,王国祯、李振声负责政治工作,金国祥负责经济工作。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中共永嘉县委旧址

藤桥镇石垟村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良好的群众基础。该村曾为中共永嘉县委机关常驻地之一。1946年,中共永嘉县委在泽西、泽临、纸山一带开辟新区,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1948年11月上旬至1949年1月28日,永嘉县委以石垟村为主要学习地,流动举办了党务干部培训班。1949年1月28日,县委集中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军民文艺联欢,共度新春佳节。2月10日,举行警卫队军人大会。4月中旬,县委在石垟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历时半月的县委扩大会,参加对象是区委委员和部队排长以上干部。4月22日举行了“我30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