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学院官网
廉洁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廉洁文化 > 正文
“廉不沽名品益高”发表时间:2024年10月17日 10:57 流览量:次 作者: 分享到:

唐代柳玭出身名门、家世不凡,官至兵部尚书、地位显赫,但他为官始终清廉不染,严守公私界限,就连家人采摘官署树上的果实,柳玭都要称好重量,按市场价格把钱上交官府。他在家训中以“直不近祸,廉不沽名”教诲族中子弟,强调为人正直就不会接近祸事,清正廉洁就不会利用手段谋取虚名。古人这种“廉不沽名”的为官境界,今天仍然具有借鉴启示意义。


“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为官从政首先要做到洁身自好,为人正派,不但应当戒除私利,而且要远离虚名。古往今来,凡是真正为官清廉者,他们不仅在“利”上不贪不占,而且在“名”上亦无欲无求。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心有杂念,清廉不够彻底。据《晋书》记载,胡质、胡威父子为官皆以清廉出名,人们称赞他们是“父子清官”。一次,有人问胡威:“卿孰与父清?”胡威回答:“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胡威的回答是谦逊的表现,更是内心宁静淡泊,不刻意追求清廉之名的为官之道的彰显。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无数事实证明,真正为官清廉者,大都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反倒是一些总是以清廉自我标榜者,最终往往走向反面。“名心盛者必作伪。”据近代史学家任恒俊所著的《神奇的腐朽——晚清吏治面面观》记载,清末庆亲王奕劻贪得无厌、无所不取,但为了欺世盗名、混淆视听,就在“沽名”上绞尽脑汁,不仅把书房命名为“澹如斋”,自称“澹如斋主人”,还假惺惺地说:“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遗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书以遗子孙”,并将府中不太值钱的玉器、瓷器、字画等,交给拍卖行变卖,以示“寒酸”。但假的真不了,迟早终会暴露。现实中,“奕劻”之流“人前装清廉,人后行贪腐”,无论是“穿着朴素”,还是“省吃俭用”,都是为了借“君子固穷”的假象掩盖其贪腐真相。对这种“饰伪以邀誉”,古人早有忠告:“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廉不沽名品益高。”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在清正廉洁上有着更高境界和崇高追求。真正的功名从来都不是争来的、想来的,而是水到渠成的实至名归。《资治通鉴》上说:“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意思是,一个人做出了业绩,即使不图名誉、避谈名誉,也会有名誉紧随其后。当年隐姓埋名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坚守孤岛32年无怨无悔的王继才,深藏功名60余载的老英雄张富清,现在被无数人敬重和仰慕。当初他们何曾想过个人的功名荣誉?又何曾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言说炫耀?他们的事迹在人们知晓之前,是行千万之实却无丝毫之名。他们最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就在于他们坚守了“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在不懈奋斗中创造了不平凡业绩。


党员干部涵养“廉不沽名品益高”的境界,最根本的是加强党性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淡泊明志,正确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自觉打掉心里的小算盘,始终把心思精力用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